华人的电影

这是一篇迟写的日记

十月八号,我人生中最为晴天的一天

今年六月来到泰莱修读大学预科班,选了法律作为我的主科,认识了一班朋友。当中,他最为和我要好,也最为喜爱艺术的一位。多亏了他,我终于完成愿望了。

那一天,我终于在一个小型的舞台剧场Lot 10 Studio,观看了华人的真正的电影——中国古戏剧表演《粤剧之夜四》。本来以为那是六七年后,飞到中国才能完成的一个愿望,不过他让我提早完成了愿望的一半,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场演出,但我真的真的很开心,有点激昂感激。不是感激他,是感激坚持到2010年的马来西亚粤剧演员,纵然只有十七位观众,当中半数还是洋人,四分之一是同行支持或摄影发烧友。而我则是另一个四分之一——喜欢中国戏剧的新生代。在马来西亚0.1巴仙的一群,一群小奇迹,一群珍惜中国戏剧的年轻人。

我昂头大声告诉朋友:我喜欢中国古戏剧!
曾经有人不予置评,瞪大双眼
曾经有人把我当成异类,外太空来的
曾经有人大声支持我说:去看吧,你这个人傻傻的!

我不介意,我就是喜欢,太喜欢,胜于现代任何一部电影。

那一天,他的愚蠢让我晚了一个小时,不过我不敢怪他,因为他愿意给自己机会去了解我的奇怪兴趣,虽然他听不“太”懂,他还是陪了我一个晚上。

那一晚,共演出四小粤剧名段,我错过了一又半段,不过,终算听到《凤阁恩仇未了情》的名段 :一葉輕舟去 人隔萬重山 鳥南飛 鳥南返 鳥兒比翼何日歸還 哀我何孤單       休涕淚 莫愁煩 人生如朝露 何處無離散 今宵人惜別 相會夢雲間 我低語慰檀郎 輕抵流淚眼 君莫悲 君莫嘆 終有日春風吹渡玉門關
相信你们隐约听过,《家好月圆》里经常出现这一段,还有两个唱此段最出名的名伶麦炳劳,凤凰女。

最后一场,是一场独秀,全长二十几分钟,就只有她一个人,在一个舞台穿梭拂袖,轻移莲步,唱做念打。从哀叹人生遭遇,与不曾相认的亲哥哥亲弟弟发生感情乱伦纠纷,到问天怨己,毁脸忏悔。没有冷场,只有感动。

其实,你不用懂她唱的每一个字,每一段,只要用心去看她,她细心的头饰,她脆响的腔调,细微的眼珠转动,犹如天仙的优美动姿。那一切,就会让你明白故事,明白三千年的文化。







梅兰芳对《贵妃醉酒》的传统演出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创新,精心设计了下腰、卧鱼、醉步、扇舞等身段和步法,把杨贵妃演得既美艳娇柔,又仪态端庄。同时,还对传统唱词进行了修改,通过杨贵妃的唱白,充分表达出受封建帝王压迫的宫廷女性内心情感,最终使《贵妃醉酒》成为了梅派唱段的经典剧目之一。


〈六月雪·窦娥冤〉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戏剧,它是众戏剧之母,联合国世界遗产之一——昆曲的名段。窦娥三岁失慈颜,七岁作价债偿还。十九岁丧夫,二十岁遭刑宪,《窦娥冤》,一生冤!窦娥为孝认罪,临行发三誓:血溅白练,六月飞雪,楚州早三年。三愿尽显,孝感动天。









留言